
“懂小姐”们带着“懂奶奶”们
扬州掀起一股凡人善举之风
去年,一曲《董小姐》爆红大江南北。近日,一群自称“懂小姐”的年轻人,穿梭在扬州的大街小巷。此“懂小姐”非彼“董小姐”也,她们带着爱心走近残疾人、鳏寡老人、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在扬州城掀起了一股凡人善举之风。
因为这群“懂小姐”的存在,人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数位扬州八旬奶奶获悉“懂小姐”们的事迹后,深深被感动,她们学着“懂小姐”们的模样,在手臂上套上“懂奶奶”的红袖章,与“懂小姐”们一起出入敬老院、社区困难家庭,将一颗颗淳朴爱心带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谱写出一曲曲“凡人善举”的动人旋律。
关爱老人 凡人善举 真情助人
这里的“懂小姐”们是指扬州大学医学院的一群“准医者”的女生们,她们也是该校杏林社的成员。
数日前,“懂小姐”们冒着高温来到扬州头桥敬老院,她们拿出多种医学测量仪器,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义务身体检查,检查之余,还陪老人们观看电影、聊天,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最后她们还给老人们包饺子、馄饨,十分体贴入微,充实了老人们的生活。诸多老人倍感温馨,对她们夸赞不已。其中一位老人流着眼泪抓着一位姑娘的手说:“我已经一年多没有看到自已的孙女了,今天看到你们,让我想起我的孙女。”说完老人一直哭个不停。
这位细心的“懂小姐”连忙安慰老人,并称自己愿意做老人的孙女。当晚,这位女生拨通了从敬老院负责人那里获悉的老人子女的电话,并且将自己与老人对话告知了老人的孙女……第二天傍晚时分,这位“懂小姐”与老人的孙女一道出现在敬老院里。
其实这不是“懂小姐”们第一次走进敬老院接触孤寡老人了,5月底时,她们已经探访过好几家敬老院的老人们了。除了老人,残疾人也是“懂小姐”关注的群体,4月中旬为期4天的全国残疾人文化交流会在扬州举行,杏林社的姑娘们主动要求参与进这项重大城市活动,承担起残疾人的服务工作。另外,杏林社的“懂小姐”们也常常帮助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组织义卖活动、倡议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
线上线下传播医学知识
架起校园社会公益之链
“懂小姐”们表示,他们抱着如此热忱之心参与公益活动,出于她们的身份——医学院的学生,更出自于他们对医学与公益之间关系的理解。
杏林社的张华同学不久前参加一位亲戚的宴会,期间一位孕妇准备享用刚上桌的兔肉,结果同桌的其他亲朋好友立即劝止这位孕妇,并且称孕妇食用了兔肉,将来孩子出生后,肯定是兔唇。结果吓得这位孕妇连忙换掉筷子。此事让张华感叹颇深:“不少市民对生活医学常识并不了解。我们也进行过多次问卷调查,发现人们对于健康有着太过简单的逻辑。比如,我说的女士怀孕时吃兔肉将来生的孩子是否会是兔唇这一问题,只有24%的人选择不相信,约有73%的人选择半信半疑,有3%的人竟然选择坚信不疑。兔唇一般由环境和营养两大因素造成,比如病毒感染、药物作用或是早孕期的呕吐厌食导致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缺乏,还有相当一部分唇腭裂是遗传的。所以吃兔肉和兔唇是没有关系的。”
之后,“懂小姐”们在新浪开通微博,在学生和市民中间广泛宣传,只要有医学健康问题提出@扬大懂小姐,她们就会用最专业和科学的答案给予回复。为了更完善地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杏林社还实行“轮流上岗制度”,将“懂小姐”们分为两组,分别负责上午、下午时段的提问回答工作。
“懂小姐”不仅线上传播医学知识,平时还会于线下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分发知识小贴士和传单,给疑惑的市民解决健康问题,甚至带上医疗仪器,定期组织公益医疗,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安慰。
“懂小姐”们被赞誉
“懂奶奶”们要加入
扬大医学院女学生们的公益之行被扬州市民广泛认可,甚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平日里“懂小姐”们走在街头,市民们能够一眼认出,人们对这波90后小辈们的凡人善举,纷纷给出赞誉之声。
值得一提的是,被扬州市民称为“扬州好人”的84岁高龄程奶奶,获悉“懂小姐”们的善举后,深深被感动,老人亲自写信给“懂小姐”之一的女生镇晓诺同学,要求镇晓诺同学介绍她们一群80岁以上的高龄伙伴,共同加入“懂小姐”队伍,成为名副其实的“懂奶奶”。
程奶奶在扬州可是做了不少好事。她退休后学着做生肖串珠,一做便是好几年,将12生肖做了个遍,而最后这些串珠都送了人,亲朋好友喜欢,她送;路上遇到做好事的人,她送上一个以示鼓励;社区搞活动,她把串珠生肖作为纪念品送给大家,算下来程奶奶送出去的生肖串珠已有几千个。
前日,记者采访程奶奶时她称:“我就想配合她们,有可能需要我们的,我们就尽我们的心意。”
端午节前一天,程奶奶和“懂小姐”们就一起走进了皮市街社区,看望了一名瘫痪在床的85岁高龄孤寡老人窦奶奶。窦奶奶看到热情的姑娘们前来看望异常感动,她们一起聊天、包粽子,而且姑娘们还给老人检查身体,讲解保健知识,老人非常快乐,她们提前一天度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尽管我们做的都是小事,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每一件小事都发自我们内心的善举,这样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股风气,我想这股风气是‘正能量’的风气,我们想把这支爱心的接力棒传下去……”“懂小姐”万子衿说。
是的,她们做的确是小事,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些小事串在一起,便是一件温暖人心的大事,而且是善行义举的大事!大哉美哉的大事!
(《新华日报》记者 潘瑞锴 通讯员 孙每文)
链接地址:xh.xhby.net/newxh/html/2014-06/06/content_1038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