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导师工作 > 正文

导师介绍

童萍

1E167

一、基本信息

童萍,女,1976年5月出生,医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邮箱:yztpfrh@sina.com。

二、教育经历

1995.9—2000.6,南京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士

2007.9—2010.6,扬州大学,教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

2017.9—2021.7,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

三、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四、承担项目

1、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机制初探”,项目号,XKYCX19_157,2019/05-2021/04,0.3万,主持

2、指导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抑郁症动物模型肠道微生物分泌单胺类神经递质机制研究”(校重点项目),项目号,X20210728,2021/07-2022/06,0.3万,指导

3、参与2021年度医院管理创新研究立项课题“协同管理视角下基于AI平台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号,JSYGY-3-2021-617,2021/07-2022/06,1万,参与

4、参与2016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立项课题“实现不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结果同质化的策略和方法”,项目号,C2016021,2016/06-2016/11,4万,参与

5、参与2021年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精神病学专业不同硕士培养点精神科培养过程对培养效果同质化的影响”,项目号,DYLX21032,2021/06-2023/05,0.2万,参与

五、代表性论著

1.Ping Tong*(第一,共同通讯), Ping Bo, Yuanhong Shi, Liping Dong, Ting Sun, Xia Gao, Yang Yang*.Clinical traits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comorbi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ased on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21,38(1):100-106.

2.Tong P(第一); Bu P; Yang Y; Dong L; Sun T; Shi Y*; Group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an reduce stigma and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 Early Intervention Psychiatry, 2020, 14(2): 172-178.

3.Ping Tong(第一); Li-Ping Dong; Yang Yang; Yuan-Hong Shi; Ting Sun; Ping Bo*;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Chin Med Assoc, 2019, 82(9): 719-726.

4.童萍(第一),孔桂美,石元洪,董丽平,卜平*.妊娠期应激致子代小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样行为及机制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1,30(3):200-205.

5.童萍(第一);李玉芳;李睿博;刘晶3;卜平*;孔桂美*;基于“病证结合”构建与评价一种新的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小鼠模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1):50-53.

6.童萍(第一);卜平;董丽平;杨扬;孙亭;高霞;石元洪*;知行分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研究.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9, 22(9): 1096-1103.

7.童萍(第一);卜平;石元洪;董丽平;孙亭;杨扬*;知行分析疗法:改善抑郁症病耻感的工作模式.医学与哲学,2018, 39(10B): 59-62.


六、获奖情况

1.2021年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奖

2.2019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3.2018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4.2016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起二等奖。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19号楼825 邮编:225009 电话:0514-87978824
Copyright © 2019 扬州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