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郑海建,女,1981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邮箱:zhenghaijian012@163.com.
二、教育经历
2000.9—2003.7,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2004.2—2006.1,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2008.9—2011.7,苏州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专业,硕士
2019.09—2023.07,苏州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专业,博士
三、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
四、承担项目
1江苏省非编码RNA基础与转化临床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ncRNANEAT1调控miR-320-3p/CD147参与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项目号202278,2022/01-2024/12,经费5万,主持。
2连云港市卫健委课题1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研究”,项目号202131,2021/12-2024/12,经费2万,主持。
3连云港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1项“ROC曲线评价脂蛋白a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项目号SF2116);2022/01-2023/12,经费2万,主持。
4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重点项目1项“LncRNANEAT1通过miR-324-5p/APPL1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项目号KD2021KYJJZD030,2022/01-2023/12,经费8万,主持。
5连云港市卫健委课题1项“ROC曲线评价NLR联合CRP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价值”,项目号202036,2021/01-2023/12,经费2万,参加。
6.江苏省卫健委医改试点课题“CD147、sCD40L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的关系”项目号YG201513,2016/01-2018/12,经费4万。主持。
五、代表性论著
1. Zheng Haijian,Zhang gai,Liu guagnlan,Wang ling。Up-regulation of lncRNA NEAT1 in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promotes activation of astrocytes by modulation of miR4883p/RAC1[J].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23,241:395–406.
2.郑海建,王翎,刘广岚,潘旭东。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7):560-1562。
3.郑海建,万延峦,刘广岚,王丽,陶春甫。ROC曲线评估血8-异前列腺素F2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医药卫生,2022.11.08。
4.郑海建,刘广岚,秦华,王丽,李玉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14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0,27:140-142。
5.郑海建,刘广岚,秦华,王丽,李玉芹。CD147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3888-3890。
6.郑海建,刘广岚,王丽,秦华。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和IL-6水平的表达及意义[J]。江苏医药,2019,45:92-93.
7.郑海建,秦华。脉血康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6(13),1905-1906.
8.郑海建,谢燕,王翎等。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1-53.
9.郑海建,谢燕,张化民等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8-异前列腺素F2a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4,42(7),701-703.
六、获奖情况
1.2022年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2022年入选连云港市花果山卫生英才计划“卫生骨干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3.2022年入选连云港市十四五花果山科教强医工程医学重点人才
4.2021年入选连云港市第六期“5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5.2016年获连云港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