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导师工作 > 正文

导师介绍

卢丹

一、基本信息

卢丹,女,1968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扬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产科主任,邮箱ludan1968@126.com

二、教育经历

2011.09-2015.06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

2003.09-2006.12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医学硕士

1986.09-1991.07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

三、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围产医学及宫颈病变相关研究

四、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空心金纳米笼制备新型SERS-ICA诊断试纸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项目号82072088)2021/01-2024/12,52万,主持

2.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miR-10a-5p在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紫草素靶向质量的分子机制研究” (项目号YB201972)2020/01-2021/12,10万,主持

3.江苏省妇幼健康科研项目“凶险性前置胎盘髂内动脉留置术和栓塞术临床疗效对比”(项目号F201809) 2019/01-2021/12,6万,主持

4.扬州市社会发展计划项目“TRAF6、MST4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中的表达及其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项目号YZ2017075) 2017/07-2019/06,10万,主持

5.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产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实践”(项目号2018B-N02129)

五、代表性论著

1. Dan Lu, Ji Xia, Zhuo Deng ,et al. Detec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in cervical cancer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based immunoassay. Anal. Methods ,2019,11:2809-2818.

2. Dan Lu, Zhuo Deng , Ji Xia, et al. SERS 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of procalcitonion in serum from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using hollow Au nanocages and Ag nanowires-decorated filter paper.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 2019 ,(14):102963.

3. Dan Lu, Meng Yang, Yanjiao Yao, et al. A clinical research study on the respec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sfatin and human fetuin A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9. 58(6):808-813.

4. 姚延娇,谢艳艳,杜楠,等.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28(3):216-218,221.

5. 卢丹,戴跃侬,史宏灿.基于大健康理念构建多元化育人新模式的路径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8):674-676.

6. 陈晓娟,谢艳艳,卢丹,等.vWF、vWF-cp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14):11-14.

7. Lu D, Qian J, Zeng Y,et al. Expression of PTEN and survivin in cervical cancer: promising biological 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Br J Biomed Sci. 2012;69(4):143-6.

8. 陈晓娟,卢丹,蒋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14(1):109-112.

9. 卢丹,陈丹丹,王倩,等.TRAF6/MST4在未足月胎膜早破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08):593-597.

10. 单委,吴雅娟,蒋敏,卢丹.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预测子痫前期的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4):490-492.

11. 沈立平,卢丹. DCN、HtrA1及VEGFR-2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 11(2):314-318.

12. 彭琦,卢丹,陈丹丹.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35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广西医学, 2017 (3):295-298.

13. 陈丹丹,卢丹.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与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中国实用医刊, 2017,44 (2):122-124.

14. 卢丹.妊娠合并急腹症69例的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 (1):61-63.

15. 陈丹丹,乔山峰,卢丹.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Meta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 10(21):3234-3237.

16. 陈丹丹,卢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4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发病中的机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10 (21):3296-3299.

17. 卢丹,宋晶哲,尹香花,等.宫颈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65例临床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 (1):100-101.

18. 陈丹丹,乔山峰,卢丹.宫角妊娠子宫破裂一例。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6,5 (1):63-64.

19. 卢丹,钱静,冯倩倩,等.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对子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50(1):56-59.

六、获奖情况

1. 2018年江苏省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个人二等功。

2. PTEN、Survivn、P13K-AKT-mTOR信号通路与宫颈癌变演化关系的临床研究。获得2016年度扬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3.《PTEN、Survivin在工具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望成为用于其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记物》获得2014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4.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获得2013年度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排名第一)。

5.在孕妇血、羊水、脐静脉血中联合检测多种细胞因子指导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新生儿预后评价的临床应用。获得2011年度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排名第一)。

6.孕妇血、羊水、脐静脉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获得2011年度扬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

7.《原发性卵巢癌多药耐药性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获得2011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19号楼825 邮编:225009 电话:0514-87978824
Copyright © 2019 扬州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