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主要科研成果 |
2014年7月~2017年12月主持江苏省333工程人才资助项目,“全脑放疗时通过海马保护技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推广应用研究”。2016年主持新技术项目“新型靶向放疗增敏纳米胶束的构建”获得江苏肿瘤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6年主持新技术项目“全脑放疗时通过海马保护技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推广应用研究”获得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主持为扬州市科技局八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全脑放疗时通过海马保护技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推广应用研究”。2015-2018主持课题:1. 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策略研究,LGY2017027,江苏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科研项目,2018/1-2020/1,3万元;2.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苏质监标发【2018】69,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5-2019/5,4万元3. 肿瘤放射治疗危及器官保护及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 S2017009,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卫生标准课题,2018/1-2019/12,3万元。作为主要研究者(PI)参与多项国际和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目前正开展新技术项目“全脑放疗时的海马保护技术”。每年主持专科查房200次左右,每年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十余次。获得科研项目:1. 肺癌脑转移全脑照射中不同调强计划对保护海马的剂量学研究, 2017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二等奖;2. 应用现代调强放疗技术实现对主要危及器官保护的研究及质量控制,2016年江苏预防医学科技三等奖;3. 新型靶向放疗增敏纳米胶束的构建,2016年江苏肿瘤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4. 全脑放疗时通过海马保护技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推广应用研究,2016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5. V5对放射性肺损伤预测的临床作用,2015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6. 实体瘤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2015年扬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7. 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2014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近五年发表SCI论著7篇,核心杂志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