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助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2025年5月10日至11日,扬州大学医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课程大思政一流课堂设计”专题工作坊。活动邀请南方医科大学董为人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培训,吸引了来自各教学医院及其他相关学院60余名教师及教学督导参与,通过专题讲座、实践研讨与教学展示等环节,探索一流课堂设计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创新路径。
聚焦“一流课堂”,重塑教学核心理念
董为人教授在开幕式上作题为《新时代基于胜任力的课程大思政一流课堂设计》的主旨报告。他提出,“一流课堂”需以第一性原理和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核心,将国家战略、岗位胜任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精准对接,打造“六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他强调,课程思政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正影响因子”,教师需通过任务单设计、全程评价及高阶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内化、迁移与实践应用,夯实岗位胜任力基础。



实践赋能:分组优化与多元互动
工作坊采用“理论+实践”模式,60名参训教师分为6组,覆盖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中药学、神经病学、人体机能学实验等多门课程。各组围绕董教授提出的“精准目标—任务驱动—全程评价”框架,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课件。在“7分钟说课+3分钟授课课件”展示环节,各组通过小组互评、校级督导点评及董教授专业指导,进一步打磨教学逻辑与思政融入技巧,凸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灵活理念。







专家引领:教育创新与思政融合的双重突破
董为人教授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深耕医学教育创新二十余年。其首创的“混合式教(导)+学”模式及“医护课程大思政观”在此次活动中得到充分实践。参训教师表示,工作坊“以学生为中心”,将第一性原理与OBE理念的设计逻辑与“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育人策略相结合,为破解教学痛点提供了“金钥匙”。活动闭幕式上,董为人教授为参训教师颁发结业证书及纪念品,并组织教学成果展播。院领导指出,此次工作坊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课程育人”价值观的深度实践,未来将持续推广“一流课堂”模式,赋能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工作坊通过理念引领、实践打磨与多元评价,为高校教师搭建了教学能力提升的优质平台,也为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扬州样本”。
